钢丸存储时有哪些禁忌
钢丸存储时的禁忌有哪些,对于具体的禁忌问题,作为钢丸厂家,让小编带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一、环境禁忌
严禁潮湿环境
生锈风险:钢丸在湿度>60%的环境中易吸湿生锈,导致表面氧化层增厚,影响清理效率(如喷丸强度下降20%-30%)。
控制标准:存储环境相对湿度需≤60%,温度控制在5℃-30℃之间。建议使用除shi设备或干燥剂,并定期监测温湿度记录。
避免高温或低温ji端条件
高温影响:温度>30℃可能加速钢丸表面氧化,同时使含油脂的包装材料软化,增加污染风险。
低温风险:温度<5℃时,钢丸可能因冷脆性增加而破裂,尤其在搬运过程中易产生碎屑。
禁止与腐蚀性物质共存
化学污染:酸、碱、盐等物质会腐蚀钢丸表面,导致硬度下降(如HRC值降低5-10个单位)和寿命缩短。
隔离措施:存储区域需远离化学品仓库,并设置防泄漏托盘。
二、包装禁忌
禁用破损或非密封包装
漏撒风险:包装破损会导致钢丸散落,造成浪费(单次漏撒损失可达总量的5%-10%)并污染环境。
密封要求:使用铝箔袋、真空袋或密封罐,并标注规格、生产日期、批次等信息,便于追溯管理。
避免混合包装
性能干扰:不同材质(如钢丸与不锈钢丸)、规格(如0.3mm与1.0mm)的钢丸混合存储,会导致清理效果不稳定(如表面粗糙度偏差>10μm)。
分类原则:按材质、粒度、硬度等参数分区存放,并设置标识牌。
三、操作禁忌
禁止雨淋或接触水分
入库前检查:若钢丸已淋雨,需根据硬度选择处理方式:
高硬度钢丸(HRC>50):用钢丝刷清理表面锈迹。
低硬度钢丸(HRC<40):用布或棉擦拭,并涂防锈油后存放。
应急措施:对已锈蚀钢丸,需评估剩余寿命,锈蚀面积>30%时建议报废处理。
避免重压或堆高超限
变形风险:钢丸堆高>1.5米时,底层颗粒可能因压力变形(直径压缩率>5%),影响清理均匀性。
存储建议:使用铁质货架(避免木质货架的化学污染),单层堆放高度≤1.2米。
禁止与油脂、杂质混入
污染后果:油脂会降低钢丸与工件的摩擦力,导致清理效率下降(如氧化皮去除率降低15%-20%)。
清洁要求:存储区域需定期清理灰尘、油污,并设置防尘罩或密封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