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丸粒度、硬度与材质的选择标准有哪些
钢丸粒度、硬度与材质的选择标准有哪些,作为钢丸厂家,让小编带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一、粒度选择标准
精细研磨与抛光
适用粒度:S110(直径0.3-0.5mm)
分析:小粒度钢丸冲击力均匀,适合对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工件(如汽车零部件),可减少划痕并提升抛光效果。
细研磨与表面准备
适用粒度:S170(直径0.6-0.7mm)
分析:中等粒度钢丸适用于需要均匀覆盖的场景,如去除薄层氧化皮或为涂装做准备。
中度到细研磨
适用粒度:S280(直径0.8-1.0mm)
分析:通用型粒度,平衡清理效率与表面质量,适用于多数机械加工件的除锈和去毛刺。
中度研磨与去毛刺
适用粒度:S330(直径1.0-1.2mm)
分析:较大粒度钢丸冲击力强,适合处理较厚氧化皮或毛刺,如铸件清理。
粗研磨与重度杂质去除
适用粒度:S460(直径1.4-1.7mm)
分析:大粒度钢丸清理效率高,但表面粗糙度较大,适用于重型钢结构(如桥梁、船舶)的初始除锈。
二、硬度选择标准
软质工件(低碳钢、铝合金)
适用硬度:HRC25-40
分析:低硬度钢丸可避免工件表面过度压痕或变形,同时降低设备磨损。
硬质工件(高碳钢、铸件)
适用硬度:HRC45-55
分析:高硬度钢丸确保除锈与强化效果,但需注意硬度过高可能导致钢丸易碎,增加消耗量。
表面强化(如弹簧件)
适用硬度:HRC40-50
分析:通过jing准的表面压应力实现强化,提升工件疲劳强度。
轻微去毛刺
适用硬度:HRC30-35
分析:低硬度钢丸足以去除毛刺,同时减少对工件基体的损伤。
三、材质选择标准
钢铁丸
特性:韧性好,寿命是铸铁丸的几倍。
适用场景:硬金属加工(如不锈钢、铸铁),需高强度清理的场景。
化学成分:碳(C)含量0.85-1.20%,硅(Si)含量≥0.40%,锰(Mn)含量0.35-1.20%,硫(S)含量≤0.05%,磷(P)含量≤0.05%。硅、锰可提高强度与硬度,硫、磷需尽量低以减少脆性。
铸铁丸
特性:脆性大,易破碎。
适用场景:高强度喷丸场景,但寿命较短。
分析:适用于对成本敏感且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场景。
不锈钢丸
特性:耐磨损和耐腐蚀性强。
适用场景: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场景(如食品机械、医疗器械)。
分析:寿命可达数千小时甚至更长,但成本较高。

销售服务热线
资讯热线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