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丸交货时要如何进行检查
钢丸交货的时候,具体要检查哪些方面,作为钢丸厂家,让小编带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丸交货时的检查是确保产品质量、规格符合要求的关键环节,需从外观、尺寸、性能、包装及证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检验。以下是具体检查步骤及要点:
一、外观检查
颜色与光泽
好的钢丸应呈均匀的银灰色或金属光泽,无锈蚀、油污或明显色差。
若发现表面发黑、发黄或存在氧化层,可能为存储不当或材质问题。
形状与完整性
钢丸应为球形或近似球形,边缘圆滑,无裂纹、缺口或不规则形状。
检查是否有破碎、粘连或结块现象(尤其是小粒径钢丸易因运输挤压结块)。
杂质与异物
随机抽样观察,确保无金属屑、砂粒、塑料等非金属杂质混入。
轻微粉尘可能为正常摩擦产生,但过量粉尘需警惕。
二、尺寸与粒度分布检查
粒径规格
使用卡尺或专用筛网测量钢丸直径,确认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粒径范围(如S70、S110等)。
示例:若要求粒径为0.3-0.6mm,则实际测量值应在该区间内,且超差颗粒比例需≤5%。
粒度均匀性
通过筛分试验(如标准筛网)检测粒度分布,确保符合合同要求的级配曲线。
异常情况:大颗粒过多可能导致喷砂效率下降,小颗粒过多则可能增加粉尘。
三、性能检测
硬度测试
使用硬度计(如洛氏硬度计)检测钢丸硬度,确保符合标准(如40-50 HRC)。
硬度过低易磨损,过高则可能损伤工件表面。
密度与比重
通过排水法或专用仪器测量钢丸密度,通常应在7.4-7.8g/cm³之间。
密度异常可能暗示材质不纯或内部缺陷。
冲击韧性
抽样进行落球试验或冲击试验,评估钢丸抗破碎能力。
韧性差的钢丸易碎裂,导致喷砂过程中粉尘增多、成本上升。